历年真题都是从题库中提取的经典题型,多做历年真题可以总结一些出题的规律,从而对高频考点进行重点巩固,针对性复习弄懂弄透。接下来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专插本历年真题,供广大考生参考。
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政治理论》(公共课)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10年1月1 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这个贸易区是( )
A.中国 非洲自由贸易区 B.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
C.中俄日韩自由贸易区 D.环太平洋自由贸易区
2.2010年5月8日,应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
莫斯科,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 ( )
A.60 周年庆典 B.65 周年庆典 C.70 周年庆典 D.80 周年庆典
3.2010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世博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 )
A.科技,人类的翅膀 B.知识,通向幸福的桥梁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发展绿色科技,倡导低碳生活
4.2010年6月1日,我国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发布,我国首台实测性能超过千万次的超级计算机问世,这就是( )
A.曙光“星云”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B.天河“遥望”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C.银河“星辰”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D.彗星“联想”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5.韩国和朝鲜 2010 年 11 月 23 日下午在西部海域存在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发生交火,朝鲜向“北方界线”韩方一侧发射多枚炮弹,造成韩国部分人员伤亡, 这次交火的地点为( )
A.龙诞岛 B.竹岛 C.太子岛 D.延平岛
6.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翟秋白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尊重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8.近代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 )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9.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是 ( )
A.用资本主义代替本国封建主义 B.保护民族工商业
C.制定既有利于资产阶级也有利于无产阶级的政策 D.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10.20世纪中叶,在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方针是( )
A.和平赎买 B.经销代销 C.统购包销 D.公私合营
11.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经济发展同人口众多、资金短缺、资源贫乏的矛盾
D.资本强势集团和弱势群体之间的矛盾
12.“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 )
A.增强综合国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D.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13.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14.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历史印证了一个道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度,走什么样的民主道路,要与本国的国情相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
A.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制化
B.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治理国家
C.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D.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1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定位、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并提出了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B.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必须坚持科学发展 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6.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悠久的中华文化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1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一个稳定的国内环境,也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于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极为重要。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促进国家的和平统一
18.经济全球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其根本动力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文化的多样化 D.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中国
C.台湾、香港、澳门享有高度自治权
D.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20.我国现阶段,新的社会阶层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捍卫者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D.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开拓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
A.吸收国外革命和建设经验的需要 B.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C.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22.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毛泽东的精辟论述有( )
A.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B.政策和策略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C.制定党的政策,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D.依法治国,用法律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23.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
A.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C.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D.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24.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
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
25.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但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会引起( )
A.效率低下 B.短期行为 C.道德缺失 D.恶性竞争
26.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是( )
A.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B.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政治优势 D.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2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 )
A.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C.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8.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关于台湾问题,下列提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主张用和平的方法实现两岸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
B.台湾问题的实质是中国内政的问题
C.中国政府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D.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29.人类只有地球一个家园,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理的崇高目标。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是维护和平的政治基础
B.互利合作、共同繁荣,是维护和平的经济保障
C.建立军事联盟,加强军备是维护和平的根本手段
D.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30.党的十六大提出在全社会贯彻执行“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
A.是时代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B.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本质体现
C.目的在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党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D.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2.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根本矛盾。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3.简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义内容及相互关系。
3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简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意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0 分)
36.论述新时期如何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4 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日益关注的四大问题。人口爆炸,已使地球不堪重负;环境污染,以使其伤痕累累;生态失衡,已使她失去了昔日的辉煌,物种灭绝危及整个生物圈。面对无穷无尽的污染,河流在悲泣,泉水在呻吟,海水在怒号,森林匿迹,溪流绝唱, 草原退化,流沙尘扬,我们的地球,正超负荷运转;我们的家园,正走向衰亡, 人类的警钟,是自己把她敲响,挽救自然,挽救生态,挽救地球刻不容缓!否则, 人类的未来将是自酿的一杯毒酒!
材料二:我们必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自党的十七大报告
材料三:“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承担起历史使命,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使我国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发展道理越来越宽。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2010 年 2 月 4
日请结合材料回答:
(1) 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的实质是什么?(4 分)
(2)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0 分)
广东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
《政治理论》(公共课)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
31.答:正确。(1 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2 分)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 分)
32.答:错误。(1 分)
传统观念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必然实行计划经济,资本主义必然实行市场经济。(2 分)改革开放以来,在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基础上,人们对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计划和市场是否配置资源的两种手段和方式,它们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二者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是可以有机会结合起来的。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3 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24 分)
33.答:(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 分)
(2)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揭示。(2 分)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3分)
34.答:民族区域自治县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3分)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事务的权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发展要求。(2分)
第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1分)
第二,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1 分)
第三,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1 分)
35.答:(1)如何对待人民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能否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2 分)
(2) 一切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党就会被人民抛弃。( 2 分)
(3) 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是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是党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的根本保证。(2 分)
(4)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的制度与实施方针政策的工作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中去。( 2 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0 分)
36.答:(1)完善社会管理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2 分)
(2)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小不和谐因素。(3 分)
(3) 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个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2 分)
(4) 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1 分)
(5)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特别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以及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1 分)
(6) 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综合治理,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切实维护国家安全。(1 分)
六、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14 分)
37.答:(1)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 4 分)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要做到两个坚持和实现一个转变: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出一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科技含量高,经济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就要求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有着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新兴产业,发展现代服务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面,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的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4 分)
第二,坚持扩大国内需求,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2 分)
第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即促进经济增城主要依靠投资、出门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就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 分)